**雲端主機知識分享**問題會比想像中的複雜,因為可能牽扯到貪腐環環相扣的官官(及媒體)相護!?
假如國度資訊軟體政策,真的有根基毛病思惟, 例如,在大陸無錫,由於一套ERP(企業資本治理系統)常常都要耗費上百萬美元,是以IBM成長出給一般麵包店利用的ERP,每家麵包店只要天天付人民幣六元,就能夠利用ERP的服務。另外,台灣也已有大型半導體廠,計畫採購一萬台以上的精簡型電腦,建構企業自己內部利用的「雲」,由於完全改變原有作法,進程相當複雜,讓IBM也成為雲端運算的先鋒軍隊... 國內一家硬體代工場總經理就直言,IBM供應的顧問諮詢服務,是因為擁有太多分歧產業範疇的客戶基礎,領會每一個產業及龍頭企業的運作邏輯,是以可以把良多產業範疇的專業常識(know-how)融會貫通,但IBM供應建議後,其實業者仍是要靠本身力量完成,可是收費又那麼貴,難怪IBM獲利可以那麼好。 援用本人的老文章 將來,當Google、雅虎(Yahoo!)或亞馬遜(Amazon)等大廠,把雲端應用及辦事創設得更完全後,全部利潤佈局照舊把握在這些大廠手中,台灣仍舊難脫打工的腳色。 【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680期;訂閱今周刊紙本雜誌】 >>>>>> 硬體需求下降 品牌、代工業遭受龐大攻擊 為人作嫁/硬體廠商難進軟體範疇 援用文章毛病國度政策: 雲端運算趨向本無錯 倒是腐朽的美麗化身 2009/11/6 至於IBM在雲端運算的發展,更值得台灣借鏡。
有句話說得好,毛病的政策比貪污還要恐怖,更何況若加上利益不迴避所產生的貪腐問題。
國家資訊軟體政策: 基本毛病思惟 2009/4/24
http://blog.udn.com/glee/2881708
雲端運算概念愈炒愈熱,台灣業者能捉住這龐大商機嗎?
近來紅到發紫的雲端運算,已成為大師琅琅上口的概念,然則,雲端運算的商機,大部分都在利用辦事及軟體,而這些全都不是台灣專精的生意,雲端運算的趨勢,對台灣是威脅而非優勢!
不管"雲端運算"是Cloud Computing、SAAS(Software As A Servicce)(把軟體當作一種辦事)、或Cluster Computing等等,它不是新技術,它只是軟體發展的趨向。 被中華民國有為的當局科技智庫鼎力政策鞭策下,"雲端運算"當局政策津貼,列國際軟體大廠前後也打著"雲端運算"進軍台灣,並與台灣業者合作,為的是就是當局經費補助!?
雲端運算軟體趨勢本無錯,但在錯誤國度政策下,釀成腐敗的美麗化身。援用文章「雲端運算」vs. 傅崐萁任命前妻為副縣長 至於這幾年在手機運用辦事上大幅領先的蘋果公司,卻是採取關閉系統的典型案例,蘋果的軟硬體架構都是自行研發,也過錯外開放,乃至良多零組件都由蘋果指定採用,且大部門由歐、美、日、韓等進步前輩大廠供應,台灣很難打入供應鏈,只能承接組裝等附加價值較低的營業。微軟與蘋果的一消一長,其實正顯示出台灣代工產業的潛在危機。
細心視察今朝全球在雲端運算上經營最成功的幾家企業,便可看出,台灣不但遠遠落後,生怕也永久沒有追上的一天。
當局應協助國內軟體業者應與國際軟體業者競爭。但最後卻釀成共同國際軟體業者!? 一路成立新公司,一起吃國度的軟體資本。 Google建構完全的雲端主機辦事後,二○一○歲首年月也計畫推出自己的手機、小筆電等產品,這些產品都直接可以連上Google的各類雲端辦事,固然Google採取開放式平台,但對台灣業者來講,根基上也只是從微軟(Microsoft)再換到Google罷了,為人作嫁的情形還是一樣。 這類困境,即使是台灣最強的聰明型手機製造商宏達電,如今也碰到瓶頸。迩來宏達電成長動能不再,主因是宏達電固然手機做得再好,做出台灣少有的品牌價值,但今朝仍只是一家硬體廠商。 雲端運算對台灣衝擊大過商機! 如果對照最近幾年來微軟與蘋果兩家國際大廠的動態,就能夠看出台灣的壓力。工研院IEK產業闡明師侯鈞元說,「微軟的失敗,也代表了過去與微軟慎密連系的台灣資訊產業的落敗。」 當局政策及經費補助,把雲端運算此軟體成長趨向,由國際軟體業者帶頭,推動6大新興產業、電子書等國家重大產業政接應用,是一大毛病。資策會不但是國度科技智庫(行政院科技參謀組秘書單元),也是國家軟體智庫,必需為此負最大的責任! 《今周刊》680期更多精采文章 不但如此,Google每次推出新服務,就經常對產業造成強烈衝擊,例如可攜式導航裝配(PND)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許的說法,其實也代表IBM確切具有差別化的競爭力,這也是台灣廠商很難與其競爭的處所。 產品精簡/雲端服務降低終端規格 壓力更大的是,這些大廠提供的都是直接與消費者連接的雲端服務,當辦事越做越深時,對終端產品的規格要求就會下降;也就是說,未來上彀東西如筆電、手機的功能將更簡單,也就是所謂的精簡型終端(thin client)成長。可是,曩昔台灣全部資訊工業的根蒂根基,又都集中在個人電腦等終端產品上,在產品愈來愈精簡下,面臨的壓力固然最大。
‧今周刊 2009/12/30 結合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228858
雲端運算概念越炒越熱,但對於台灣業者來講,真能抓住這個複雜的商機嗎?實情實際上是,不管硬體或軟體,台灣今朝都遠遠掉隊,若台灣不能好好因應這股大潮水,生怕不但搶不到生意,還會淪為這個大趨向中的輸家!
但看看資策會的組織架構,與美商IBM合夥成立新公司、與日商富士通合夥成立新公司、與國內大企業合夥成立新公司...等等一堆...
>>>>>>
例如,Google是今朝全球供應消費者最多雲端應用的公司,從郵件信箱Gmail、影片YouTube,到Google地圖等,這些幾近都已成為利用率最高的雲端主機服務。
只利用國際軟體業者供應的對象,產生"純真"或"立異"但無核心手藝的利用,具軟體國際競爭力嗎?
與國際軟體業者競爭。不是只配合國際軟體業者。IT委外|MIS外包|資訊委外|主機代管|伺服器代管|虛擬主機|郵件代管|郵件託管|雲端方案|雲端主機|網站代管|網站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