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端主機知識分享**

(5)科技農民陳蒼鄢──舒緩缺工窘境,用App遠端澆灌

 

IoT界說: IoT(物聯網)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相連系從而構成一個巨大網絡。經由過程IoT手藝實現了高度精準作物控制、有用數據搜集和自動耕種,別的也重視水資本的高效治理,削減廢棄物和降低本錢。[10]

今朝本局已於104年架設5處假臺南市南化區一處芒果園安插一套聰明型害蟲監測系統(圖1),由六套聰明型害蟲誘捕裝配與一臺資料匯集器所組成。本監測系統所得資料可由時候、雨量與農藥噴灑時間,比對分析東方果實蠅蟲數密度較高的時段,藉由此方式可供給農人確切的數據來判斷此時是不是實時進行防治工作,讓農人精簡利用農藥,並降低農人耕種本錢及提昇鮮果品質[19]。

<17> 智慧型害蟲監測系統   keyword:害蟲監測
人工式的蟲害監測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本,並且因為不易及時得悉田間蟲口密度,讓害蟲偶有産生危害作物之虞,爰此為增加監測資料同步性與節流人力資本,本局與臺灣大學、中興大學、農業試驗所及臺南區農業改進場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構成的研究團隊,已應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術開辟一套聰明型害蟲監測系統,可取代曩昔傳統人力監測病蟲害的體例,並即時蒐集田間的情況參數(氣溫、相對濕度與照度)與害蟲數目,透過簡訊傳輸至資料庫。

無人機的水田巡檢運用是連系了 NTT docomo 人工智慧系統的深度進修(deep learning),還有 vegetalia 公司從東京大學獲得的農業 IoT 遠距離監測手藝,先以無人機在 30 至 50 公尺的高度進行多光譜攝影,針對稻葉的葉綠素多寡和稻穗的含水量,搭配水溫、氣象數據進行水田病害的預警,和稻米收穫量的預測[13]。

其他案例:

另外,系統還使用微電腦計算出最合適的農藥劑量進行防治,到達「合理化用藥」[18]

漫衍田間的誘蟲盒捕捉的蟲隻數,應用大數據演算法,即時計算出該地區害蟲密度,乃至推估下兩期的蟲害狀態,讓農民藉由行動利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APP)快速獲知當前蟲害級數。

 

省思科技製造業易致使資本鋪張,資訊人學務農。

愈來愈多的年青人胡想回籍務農,真正實行起來卻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特點1:農人可以從手機App中即時監控園區內的溫度、濕度和照度,能隨時把握當下狀態,並且做出最得當的判斷。不外,在陳新豪和陳祈華、焦盛明研發的監控系統協助下,青年農民或許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2]

噴霧機械人是以履帶式的搬運車加上噴霧器為主體,插足進步與撤退退卻及速度換檔的機構設計,改變剎車線的鬆緊度來控制履帶前速度到達轉彎的目標,節制引擎的轉速來改變機械人的行進速度與噴霧器的流量,以Arduino晶片負責系統控制與訊號處置整合超音波感測器、無線傳輸模組與GPS感測模組,影像處置懲罰偵測噴霧區域,到達具有遙控與自立計劃路徑的噴霧機械人,削減農藥的利用量,提高噴霧的籠蓋率[15]

<11>農業IoT也入手下手連系LTE通訊

無人機的「水稻專案」目標是稻熱病的早期發現,稀奇是日本最近幾年推行農業大規模化、集約化,在田間經管方面必需特別留神,萬一讓病蟲害發生,屆時將面對更大的損失。

<16>科技防蟲避免農藥過量

林業生產治理系統:

若是你也有此興趣,不論是在科技上或農業上皆迎接留信交換。

而今農業與科技的距離越來越近,農民的形象已經不若以往,農場也逐漸朝主動化、無人化的標的目的進步。新世代的農民,不再只是用勞力墾植,還需花更多腦力決策。唯農民從繁瑣艱辛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才能為農業創造更大價值。

提到農業,老是會讓人聯想到汗流浃背的農民。
農民的經驗仍是很主要,不外科技是很好的輔助。──科技農夫.陳蒼鄢[1]

特色2:其他如改良土質的稻殼炭化手藝、免沖水的生態廁所、太陽能曝氣設備、可當倉庫的燒毀貨櫃等。[6]

米蘭世博會垂直農場:

<14> 主動噴霧機械人

日本半導體廠商研發出世界首款多功能泥土感測單晶片,整合泥土酸鹼值、導電率和溫度3種感測功能,不只能用於農業IoT,乃至也可做為防災情況監控應用

<10> 用E-mail發送通知監控水稻發展進度

日本京都府與謝野町、山形縣莊內町在內等23個都縣市,在2015年12月開始陸續採用了由日本系統整合廠商PS solutions發賣的一套農業IoT利用解決方案,稱之為e-kakashi,來幫助他們實現遠端農地的監控功課,利用LTE通信手藝,將從農地感測裝配蒐集到的溫度、土壤濕度,太陽輻射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數據,來加以闡明,協助農人找出適合不同農作物栽種的發展情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12]。 節點可節制澆灌系統。

特點1:本案例採用Siega系統進行各種情況參數之監測與節制。使用RFID手藝節制其他節點。Siega系統節點利用 Waspmotes傳輸感應器板,並可以或許丈量分歧的參數,包孕:環境溫度/濕度、 氣壓、雨量計、風速表、紫外線輻射、太陽輻射、泥土溫度、土壤濕度、葉面濕度。由太陽能電池充電存於鋰電池。這些節點(Waspmote)的主要特徵包括:  偵測環境相幹數據,供給建立統計展望模子使用。所有這些節點都是主動的,哄騙常日太陽能儲存電力於鋰電池中作為動力來 源,驅動Siega系統,每15分鐘或每5分鐘傳感器節點會主動獲得情況中各種 相關數據,經由閘道(Gateway),再上傳到雲端平台,可供應葡萄園治理者藉 由PC和聰明手機直接下載App應用程式,進行讀取、摹擬、闡明、展望、診斷、 控制及最好化之應用。 

(3) 非典型農民」蘇建鈞:用視覺化治理提高效力

(1) 用科技收成!新世代農民下田,讓農業變得更性感

除可以遵照天氣狀況做調整,還能用手機App遠端操控和事前排程,用起碼的人力達到最高效益。

特點1:導入的滴灌手藝--水份和液態肥料可以直接送到植物的根系間,削減浪費。
特點2:App還有記錄功能,農人不但可以看到天天的澆灌歷程,隨時把握園區的用水和施肥量,看成物發展狀態不理想時,也能夠從澆灌紀錄中推敲出批改方式。[5]

特點1:RFID 即時記實樹木相幹數據(體積 和重量等)及其品質,上傳到雲端中心林業調查資訊系統(FIS)

<12>日本新潟若何用無人機巡田?

特點1:多功能泥土感測單晶片,整合泥土酸鹼值、導電率和溫度3種感測功能

[11]

特點2:這個Lazurite模組也具有低功耗特點,只要2個3號電池,便可利用長達1年,而在資料傳奉上亦可支援160∼960MHz的無線RF頻段。 所稀有據從傳感 器節點發送到雲端主機平台,透過PC和聰明手機應用程式,扶助用戶管理澆灌系統,此模子還可從數據上監測情況是否傳染病疫,讓經管者可 提前防範可能産生的疫情。

無線傳感器收集(WSN)可用於監測與農業相幹的溫度、濕度、土壤溫度/濕度、葉面濕度和許多各類分歧的環境參數。

雷射驅鳥 在家顧田水…資訊人帶科技下田

大數據能應用在農業的規模異常廣泛,如農業機械、農地計劃、畜產經管、水資源辦理、植物工場等範疇,都是很合適與農業大數據連系的黃金產業。另外像是以結合GPS定位系統的農業機具,搭配各種感測器(溫度、濕度、風向、光照),讓農人能即時調整田間治理時程(噴藥、除草、施肥等),在第一時候解決各項病蟲害問題,便能有用提高著物產量與品質。

 

(4)科技農夫陳幸延──農田裡的開源自造者

然而這些手藝需要複雜資金與人才,普通的小型農場無力承當。將來的兩項技術連系物聯網與M2M的新型聰明農業。

英國市場剖析公司(Beecham Research)提出了2個智慧農業將來的推行策略和成長偏向。[4]

一般電動割草機售價約2萬元,自製本錢為零。
特點1:電動割草機: 以廢物構成的割草機,材料分別來自修車廠、鐵工廠、木材行和電子零件。

近些年來,台灣呈現一股返鄉務農風潮。農田裡的許多問題其實可以透過簡單自製的軟、硬體解決。因此,他闡揚過去所學,開發出用廢物和電子零件組裝的電動割草機、可以測量和記錄氣候變化的氣候盒、能主動調理水田水位的水閘門和雷射驅鳥槍等各式小型耕具,而且放在村中和其他農人同享。
特色3:水閘門: 一般老農是憑經驗和習慣經管水田的水位,但是透過這項裝置,不但可以記實水位、水暖和土溫,將來還可以用馬達主動節制水閘門。
特色2:氣候盒可以測量每天的光照、紫外線、風速、風向、雨量、空氣品質和大氣壓力等氣候狀況並且記實下來,之後會放在百葉箱中。然而小農本錢少、土地面積小,如何用最低本錢達到最高效益?崇尚開源精神的陳幸延用自製小型耕具,為傳統農事注入新思惟。

1.   數位時期,用科技收獲!新世代農民下田,讓農業變得更性感
2.   數位時期,科技農民陳新豪──從車庫裡降生的「微天氣」哲學 
3.   數位時期,非典型農人」蘇建鈞:用視覺化辦理提高效力
4.   數位時期,科技農夫陳幸延──農田裡的開源自造者
5.   數位時期,科技農民陳蒼鄢──舒緩缺工窘境,用App遠端澆灌
6.   為農村找新路,讓原居民不再飄流城市
7.  〈中部〉用機械特長 廠長轉當高科技農夫
8.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聰明農業IoT,由當局協助小農轉型才能對抗天氣變遷的食糧問題
9.   中興大學,農業4.0物聯網應用案例
10. 壹讀,IoT帶來農業變化?
11. IThome,日本農業IoT手藝新沖破,世界首款多功能泥土感測單晶片表態
12. IThome,顛覆產業的19個IoT運用 
13. INSIDE,日本新潟如何用無人機巡田?
14. 105年度全國微電腦利用系統設計創作比賽
主動割草機械人
15. 
105年度全國微電腦利用系統設計創作競賽
主動噴霧機械人
16. 結合報FOCUS,雷射驅鳥 在家顧田水…資訊人帶科技下田
17. ETtoday東森新聞雲美濃農夫「無人機巡田」 蕭旦倫:務農也能夠很快樂!
18. 
科技防蟲避免農藥過量
19.104Q3 V0.35,農業科技應用成長電子報,聰明型害蟲監測系統
20.2007,
生物產業機械,蟲害主動偵測系統   

 

105年度全國微電腦利用系統設計創作競賽

 

 

 

 

 

 

 

 

 

 

最主要意圖是用來記錄目前科技在農業上的利用,啓事是作者自己是主修資訊及電子相幹科系,日常平凡在資訊部分上班,但本身又下班之餘又必需下田工作,所以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若何使用較新的科技技術利用到農業產業上,科技帶進農業稀奇是在水稻莳植上,搜集文章及進修目地是為了要用較低的建置本錢輔助農業生產,希望以科技之力節流人力之需。

下面文章是參考網路資訊收集而來的文章,摘錄一些科技重點。 [8]

聰明農業IoT,由政府協助小農轉型才能匹敵氣候變遷的食糧問題
   聰明農業(Smart farming),是一項結合大數據分析、精準農業、物聯網( IoT, Internet of Things)、M2M(Machine to Machine )等科技,合時適地的調劑栽培管理的新型態農業操作手藝。

(7)〈中部〉用機械特長 廠長轉當高科技農夫
特色1:自製授粉棒及溫室用水主動節制系統,並結合遠端遙控手藝,連系高科技來進行農業耕種。[7]

<13> 主動割草機械人

<15>美濃農民「無人機巡田」 蕭旦倫:務農也能夠很康樂!

特點2:傳感器節點使用谷歌地圖,讓葡萄園治理者透過谷歌地圖標籤的視覺化,敏捷找到不同節點的地輿圖資座標。


(2) 科技農民陳新豪──從車庫裡降生的「微天氣」哲學

[3]

透過App,農人可以做到耕地經管、定位導航和生產履歷。這些「科技農民」和傳統農人有什麼分歧?蘇建鈞的例子是一個很好的時期縮影。

由於地盤意識抬頭,再加上台灣產業佈局變化,近些年有許多具有科技後臺的青年返鄉務農。
特色1:這款App的設計理念來自蘇建鈞,農委會在客歲投入資本助力。

(8) 農業4.0物聯網運用案例
智慧葡萄園:

日本新潟市有水稻農戶在2016年4月入手下手導入了NTT DoCoMo的一套水稻栽培管理系統PaddyWatch,來進行稻米栽培的監控實驗,行使這套系統主動遠端監控水稻田的水位、水温、温度和濕度的變化情形,替農民做更有用的栽培治理,而且還可以或許在水位或水溫設定出現異常時,能以電子郵件的體式格局行將時發送訊息通知,讓收到訊息的農主可以當即採取相對應的辦法,以避免損失災情擴大[12]。

參考文獻:

    高經濟價值的非凡品種動植物(金線蘭、水族箱魚類等),透過物聯網數據,可精準掌控蘭花泥土中需要之滴灌、施肥,或水族箱內水溫、水質之變化,並定期餵養飼料。 [9]

文章標籤

<9>日本農業IoT手藝新沖破,世界首款多功能泥土感測單晶片亮相

 

設計田間監控裝備和適用小農機,成「科技農夫」[16]

(6) 為農村找新路,讓原居民不再飄流都會

台灣農村缺工問題嚴重,農夫要若何以最精簡的人力條件告竣最高效益?陳蒼鄢的小黃瓜園在一年前導入滴灌系統,不但省水,還能減輕農人的工作負擔。
像是他觀測以久的「遙控除草機」,目前國外進口要價20萬,沒有財力的小農底子買不起,更不要說激勵青年回鄉做這些「粗重工作」。
蕭旦倫說,一般農民需要下田逐一查抄稻子或果樹的狀況,但利用無人機先勘查較普遍的區域,發現問題後,再親身下田確認,「比以往較有效率,現在用輔具來巡田的話,也能夠省去外部勞力。[17] 

使用無人機不但可以巡水田,還可以趕鳥,是一舉數得。

今朝蕭旦倫所使用的無人機是法國派洛特(Parrot)四軸高清記載遨遊飛翔器,約3萬元,不但能遙控,更可以設定軌跡讓它在指定的線路裡安穩飛翔,從影片中可以看到較細部的畫面,畫質清楚和平穩飛行不晃悠影象,是蕭旦倫選購機器的主要考量。

從工程師改當農民,陳建泰也把科技帶入田園。


特點1:像是透明的苗圃溫室,便以風力跟太陽能發電,多餘電力還可供應旁邊的社區教室。

本研究為自動割草機械人,此研究之發展首要目的是為了可以或許節省割草工作之人力資本與大量能源與時候的消耗,以增進糊口便利與進步。旨為成長主動化節制集情況感測與執行路徑計劃主動導航之聰明型割草機,系統節制晶片首要以 Arduino晶片負責系統節制與訊號處置,包括有機械人行走的控制,連系超音波與紅外線偵測障礙物的距離,以 GPS 系統來定位割草的路線與局限,利用電子羅盤量測機器人今朝地點的方位,加快度感測器較量爭論行走的距離,合營馬達上的編碼器較量爭論馬達轉速來校訂機械人地點的位置,影象處理偵測障礙物巨細與色彩辦別,割草導桿輔助輪使割草機的刀片能切近地面一定的距離,提高割草的品質[14]。

特點2:此一供應鏈中,整合了木材的產地、品質及可用性的資訊系統,即時同步供應營運商有效的資訊(如物流營運商、掮客人、森林所有者、鋸木廠等)

以果實蠅為例,目前在疫情偵測方式大都藉由人力定點按期到田間查詢拜訪蟲口密度,費時吃力[20]。

<18>蟲害自動偵測系統
研究蟲豸危害農作物之查詢拜訪研究包孕田間特定害蟲之專一性誘捕體例、雷達誘導監測體式格局、攝錄影手藝監測體例、熱紅外線影象手藝監測方式、光感測器與蟲豸陷阱誘捕體例、蜂窩結構式設備的誘捕體例、無線電射頻波辨認鑑定誘捕體式格局、衛星遙測手藝監測體式格局、全球定位系統的監測手藝、壓控聲波監測方式等。以上各種方式都需花費人力協助,也沒法做到即時得知、即時回報蟲害資訊。

智慧農業IoT界說

科技應用新聞

透過遙感探測(Remote Sensing, RS),無人機(UAV),地載光達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 TLS)來查詢拜訪叢林資本及剖析山區資 料。藉由此數據建樹3D森林模子,進行山林採收計畫和摹擬,透過 多個感測器,在採砍木材時均以RFID標示,進行採收節制、闡發及摹擬。 IT委外|MIS外包|資訊委外|主機代管|伺服器代管|虛擬主機|郵件代管|郵件託管|雲端方案|雲端主機|網站代管|網站託管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gadw8kdb2 的頭像
    olgadw8kdb2

    olgadw8kdb2@outlook.com

    olgadw8kdb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